,说来说去,其实也就是一句话,一时兴起。

年轻读书人点点头,有种果然如此的表情。

陈朝反而问道:“先生来此,我看也没有上香祭拜,又是为何?”

年轻读书人也足够坦然,说道:“在下囊中羞涩,又正好书瘾犯了,书铺那边去了好久,每次都是只看不卖,掌柜的也不高兴,想着董子祠这边还有些旧书,就来翻翻,不要钱,也没人打扰,对在下来说,倒是极好的地方。”

陈朝点点头,看了一眼这年轻读书人身上洗的发白的袍子,也算是认可他的说法,瞥了一眼那读书人刚放回书架的那本旧书,封面上有春秋繁露几个字,正是那董子的著作之一。

注意到陈朝的视线,年轻读书人再次拿起那本《春秋繁露》,轻声道:“《西京杂记》里说,董子梦蛟龙入怀,乃作《春秋繁露辞》。后世读书人大多觉得此书实在是经典之一,依着在下来看,此书其实许多地方都只是董子自己妄谈,说不上有道理。”

陈朝一怔,董子虽故去多年,这董子祠也香火不再,但这位读书人实打实应当在读书人心中地位颇高的,像是眼前这么个读书人这般言语,其实很难听到。

“先生若是想与我论《春秋繁露》那就是找错人了,在下一介武夫,实在是不太清楚。”

陈朝苦笑不已,他连半个读书人都不是,要是眼前的年轻读书人碰到谢南渡,估摸着两人还能谈一谈,但是对他说,无异于鸡同鸭讲。

年轻读书人倒也不在意,只是笑道:“读书嘛,每个人见解不同,盛名在外的读书人不见得都对,没怎么读过书的贩夫走卒所说,也不见得都错,本来这书中道理,就应该一论再论,千万世去论对错才好。像是如今一味说某书极好,某书极差。其实都不可取,就像是这董子,虽说做了些事情,但不见得就是圣人,后世人全然不该一味尊崇的,就像是这董子祠,香火鼎盛之后,如今冷清,也没什么问题。”

陈朝笑了笑,“听着有些道理,应该不止是董子,也不该是董子祠。”

年轻读书人点点头,眼里满是笑意。

陈朝忽然问道:“先生不打算去神都参加秋闱?”

年轻读书人笑眯眯道:“志不在做官,再说了,就算是有志于此,也没盘缠去那座神都,

章节目录